咖啡常识 分类>>

年货史记:从“土货”到“洋货”从“拼市场”到“网购”

2023-08-02 04:50: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年货史记:从“土货”到“洋货”从“拼市场”到“网购”株洲网讯(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沈全华 刘芳 刘琼 温琳 刘平 马文章 周卓灵童 实习生 向静芳 沈宣廷)走进腊月,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烈,如期而至的“年货大战”也随之拉开帷幕。

  从过去的年货短缺,到现在的品种多样;从猪牛羊鸭鹅海鲜,到绿色蔬菜有机食品;从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的期待置办年货的变化,折射的是时代变迁、生活的巨变。

  在传统意义上的年味日渐淡化的当下,年货的地位已然今不如昔,人们早已过了为吃到鸡鸭鱼肉而幸福感“爆棚”的时代。然而,作为一种超越消费行为的文化象征,备年货也被赋予了更多崭新的意义。

  又是新年,无论时代怎么变,过年都藏着中国人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年,是一种融入了文化的意境、是文化的象征。

  上世纪50年代,离现在也有60年了。那个时候,物质还没有现在这么富足,但那时简单而幸福的年滋味儿,也是存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沈国和回忆说:“我们那个时候啊,年味可浓了,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春节的时候,那年大家办年货家家户户都买了好多毛主席的年画,现在家里都还留着呢,当时真是非常受欢迎的年货了。”

  那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事就是把养了一年的猪杀掉,大家伙一起吃一顿猪肉,这是一年里最幸福的事了。腊肉是家家户户过年的标配。还有糍粑,圆圆白白硬邦邦的一片,一旦放在锅里用油一煎,那叫一个香。这些东西都是在那个年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现在生活变好了,但还是怀念50、60年代的年夜饭,大家一块热热闹闹做饭吃菜的日子。

  除了吃的年味,还有赏的年味。沈国和说,那时候,有点文化的人,就帮大家写写对子,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家,但一笔一墨地也毫不含糊!还有贴门神,挂灯笼,孩子们最期待的放鞭炮各种各样充满年味的活动在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地展开。

  人们总说,现在的年总是少了以前的那种味道。但是,不论这个年怎么变,从以前到现在,年,永远是我们心中最难舍的牵挂,是家,也是团圆。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陈小明,对儿时过年记忆深刻。他告诉记者,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过年不但有好吃、好玩的,还可以走亲访友,不用上学,也没什么暑假作业要完成。

  陈小明的老家在茶陵县枣市镇。花生、薯片、葵花子、粉皮等年货都是自家生产的,平时储存起来,过年前拌上沙子放进铁锅,用烧得很旺的柴火炒熟。待客饮料也是家酿米酒,喝起来很甜。

  “赶集逢墟最开心,有米豆腐吃。”赶集大清早就要出门,虽然路上有大巴客车,但大家都舍不得坐,全靠两条腿出行,有东西则肩扛手挑。若用时较久,父母就会带他去吃一碗米豆腐,价格不贵,味道很好。

  贴对联,关财门、开财门,隆隆的鞭炮声中,新春来到。初一崽,初二郎,小明跟着大人走亲戚。相互问好后,主人会端出一大盆零食,小孩随便吃,吃不完还可以装进口袋,大人也不会见怪。

  零食还未吃完,一碗热气腾腾的粉丝就上桌了,里面还有诱人的大鸡腿、鸡蛋。放开肚皮吃吧,鸡蛋迅速下肚,对大鸡腿却得悠着点。一是不能真吃,二是吃了会很饱,无法继续下面的正餐。就这样,大鸡腿转了一圈,又成了正餐的主打菜。为了让客人吃好,大人还会一个劲地帮着夹菜,那份热情劲儿犹在眼前。

  吃喝完毕,大人小孩围着一盆炭火聊家常,不时爆出欢笑声。大人们一句“又长高啦”,就让小孩开心不已。

  腊八节一过,腊肉、香肠开始挂上了家家户户的阳台,年味也渐渐飘来。而对刘华而言,记忆中最珍贵的年货当属家中添置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刘华家住株洲县渌口镇,在家中排行老二,父母都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安博体育,每月工资100多元。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上的物资逐渐丰富,但买东西仍得凭票。

  “那时,邻居家有台黑白电视机,我们兄妹几个一放学,就在人家窗外踮着脚尖看,羡慕死了。”刘华说,那个年代,一台“泰山牌”12寸黑白电视机要400元,买东西不仅得凭票,还得排队预约。这意味着,谁家有台电视机,就可称得上“土豪”。

  让刘华没想到的是,购买电视机被纳入了父母的年货清单上。1987年春节前半个月,向来节省的父母竟拿出了一年的积蓄,从县里买了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回来,而这也成了当时家中最值钱的物件。

  “那时,全家那高兴劲儿,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刘华说,那年春节,为了在电视机前抢占一个“好位子”,他们兄妹三个早早就吃完饭,蹲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地看春节联欢晚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前期积累之后,整个社会经济稳步向前。年货的种类和数量呈显著递增的趋势,购置鸡鸭鱼肉、海鲜产品和糖果等年货是必不可少的,甚至VCD、空调、摩托车和“大哥大”等商品也受到富裕家庭的追捧。

  “年货中的糖果,我特别爱吃大白兔奶糖,甜甜的,吃了就会很开心。”像所有小朋友一样,爱吃糖果的李盼,会在新年穿的新衣服口袋里,塞满大白兔奶糖,然后一颗一颗慢慢吃。

  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大人去买年货,小孩子喜欢去凑热闹,街上张灯结彩,批发超市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糖果,所有人都在备战年货。”李盼说,那个年代,还没有网购,大家只能去挤市场、逛超市,虽然人多拥挤,但是那份热闹也是“必备年货”。

  90年代,对于李盼来说,年货是甜美的回忆。而对于弟弟来说,过年备年货则意味着“可以奢侈一把”。

  “那时候电子产品还没有普及,对于一般家庭的小孩来说,能有俄罗斯方块游戏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当时,年轻人最钟爱的年货恐怕是VCD和音响了,而对于当年的来说,则是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小霸王游戏机。

  如果说数年前,进口食品只是餐桌上的“提味菜”,零食盘中的“点缀物”,而如今各种“洋味”、进口年货在老百姓的采购清单中的分量也是沉甸甸的。

  “平时什么吃不到啊,过节想吃点不一样的,年货花费大概有一半用在进口货上。”在国企上班的李筱,在过年前一个月就已基本将年货备齐。除了常规的年货,洋酒、巧克力等零食,连波士顿龙虾、新加坡咖喱、日本鱼露这些都装进了他购物车的清单。

  网上热炒的“年货节”期间,李筱也是铆足了劲,“血拼”了一回,巧克力、饼干、薯片等,花了近400元,“价格不便宜,但我对这些零食垂涎已久,马上要过年了,就当是给自己置办的年货吧”。

  像李筱一样,各种进口零食,如菲律宾芒果干、意大利焦糖饼干、越南排糖、比利时巧克力、马来西亚白咖啡等,被不少职场潮人纳入年货采购单。

  “近两年,进口商品越来越受到追捧。”天虹超市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主要是因为如今人们的选择更广了,而进口商品在今年也放弃了以往“尊贵”的身价,价格开始“平民化”。

  新年送健康的概念近年来也是非常流行,趁着节假日,不少年轻人参加网站购物满百抵用券及满99包邮等促销活动,给老家的父母买买进口保健品。以前回家过年都大包小包的拎着,这回点点鼠标,各式各样的商品都能尽收眼底。

  网购“洋货”逐渐在80、90后中慢慢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年轻人渐渐将箱包、红酒、化妆品、健康礼品等列入年货配置清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年轻人的观念里,仅仅是吃饱、吃好已经不能满足所需,吃的健康、吃出品质、吃得有“国际范”才足以表现出年味。

年货史记:从“土货”到“洋货”从“拼市场”到“网购”(图1)

  曾几何时,“七大姑八大姨”齐聚一堂,传授着年货“宝典”。如今,年货遇上互联网+,年也过得更充满高科技和趣味性了。

  “这模特穿得特好看,我想给自己也买一件,当新年礼物。”杜莎介绍,淘宝直播是阿里推出的直播平台,用户可“边看边买”。涵盖了母婴、美妆、潮搭、美食、运动健身等,商品的款式、大小、尺寸一目了然,且还可与商家问答互动。“我的很多零食也都是网红们推荐的,都很不错。”杜莎说。

  “以前很多市民都在淘宝上直接买,而直播+年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够身临其境买买买。”株洲网红主播伊靖说,最近她经营的直播号中,商品销量都很好,身边很多朋友在她的带动下,也加入了直播办年货大军。

  业内人士称,原本电商的软肋就是商品“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直播这种方式,能直观呈现这些年货的特色,使其更快速走近消费者。

  春节前夕,人们把对“家”“团圆”的爱意倾注于诸多礼节、仪式,置办年货成了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个年代年货都有新的定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水果杂糖,到当今最具创意的DIY手工年货、3D年画,有着浓厚时代色彩的年货演变过程,折射着社会的变迁。

  面对近几年的年货市场,天元超市推销员龙女士说,以前畅销的膨化食品现在不好卖了,往年少不了的炒货,如瓜子花生,也被高端坚果取代。白酒一直以来都是市民最青睐的酒类,今年销量却不如红酒,茶类销售比以往更多了。

  除了挤超市,今年网购年货更火爆。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年货就能通过包裹送货上门,价格比市场上的还便宜。网购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上班族置办年货的热选,主力军虽然仍以80后为主,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加入网购年货的队伍。

  “快过年了,人人都想在家里添置点小装饰,让家里有过年的喜庆气息。”在南大门市场卖了5年年货的柳女士高兴地说,她经营一家DIY手工坊店,坐满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他们拿着剪刀、贴纸、胶水等工具,正聚精会神地动手制作年货。而以“狗”为主题的红包、年画、灯笼等年货也开始走俏,其中不少新型年货还打出了“3D高清”“环保”等高科技噱头。

  对于市民对年货需求的改变,民俗专家曹敬庄认为,过年买一些质量较好的食物、生活用品来慰劳自己一年来的辛劳,被称为置办年货安博体育,这也是我国一直以来的重要民俗安博体育,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每一个年代年货都有新的定义。 “年货文化”的不断演变,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顺应了这种发展,给春节年货市场多“供应”点“精神大餐”,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越来越红火。

  “镊子党”“冒牌顾客”“贴身路人”春节将至,扒窃案件多发。公安机关提醒市民买年货时提防扒窃。

  民警提供的三段视频显示,受害人均为女性,遭遇扒窃时,双手离开口袋。其中,一名黑衣女子从芦淞区电脑大市场前经过时,双手捧着物品。一名男子紧跟在女子身后,用镊子伸入女子大衣口袋,夹走一部手机;另一名女子途经七一路时,左手提着购物袋,右手端着饮料,一名紧跟其后的男子,伸手从女子左侧口袋偷走物品。在一大型超市的收银区,购物女子向收银员付款时,其身后“排队”的男子趁机偷走手机。

  市公安局综合管理支队反扒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将至,市民忙着置办年货,各大商场、集市迎来“购物潮”,公安机关将加大反扒人员的巡逻力度,为购买年货的市民保驾护航。

  反扒民警提示,市民购买年货时,最好不要单独前往;要注意将随身背包、钱包和贵重物品放在视线所及范围内,以便随时看管;带儿童买年货时,不要将贵重物品交给儿童看管,避免犯罪分子将儿童支开,盗窃财物;冬季人们衣着普遍较厚,如将手机、钱包等物品放在外衣兜内,贴身扒窃时难以察觉,建议市民将贵重物品放在内衣兜内,贴身保管。市民一旦遭遇盗窃,要第一时间报警。

搜索